標籤彙整: 貸款

借和貸分不清楚會吃虧

一般沒有學過會計的人,對財務報表分析是有心理障礙的,總覺得應該要懂會計,才能夠學會分析財務報表。其實不然,財務報表雖然是經由會計程序所產生,不過主要使用人員是投資者或管理者,所以理論上只要具備管理知識以及財務知識,應該就可以理解才是。話雖如此,如果可以對會計的原理稍加了解,應該會讓學習者更具信心,相信對財務報表分析也會有所助益才是。

會計整體的概念是把會影響公司資產、負債及股東權益的所有交易,以傳票的方 式記錄起來,然後一一過帳,最後再以財務報表的方式呈現經營績效。當然,交易當時的憑證也應該一起附在傳票,以便查帳之用。

傳票的登錄最重要的是會計分錄,只要分錄沒有做錯,其他會計系統幾乎都可自動化。當傳票做好以後,電腦就會自動轉入分類帳的會計科目。其實在電腦普及以前,會計人員是很辛苦的,得每天將這些傳票過到日記帳及分類帳;不過現今大部分公司都使用會計系統,所以帳務除了傳票外已經自動化,日記帳也演變成以時間為序列的傳票紀錄而已。

當分錄做完後,最後就是要產生財務報表,一般分為4大報表:資產負債表、綜合損益表、股東權益變動表、現金流量表。很多讀者一開始就急著看完4大報表,卻未先將會計基礎打通,導致愈看愈迷糊,本文就先從會計分錄,以及資產負債表的恆等式概念做詳細介紹,並舉例說明。

所謂會計分錄,就是描述一筆交易或一項事件是如何影響公司權益。例如,用現金2萬元購買一部電腦,這一個事件所影響的是:公司的現金少了2萬元,同時公司也多了一部價值2萬元的電腦,而分錄就是以有系統的方式來記載這些權益的變化。

目前會計資訊系統已經非常自動化,會計人員只須將會計分錄做好,其他的計算,會計系統軟體全部包辦了。會計分錄其實很簡單,只要記住資產負債表的恆等式就可以了,「資產=負債+股東權益」。

每一筆分錄都一定有借方及貸方兩種,而且借方之加總金額一定等於貸方之加總,所以會計流行一句話:「有借必有貸,借貸必相等。」其實借方跟貸方並不是真正的借及貸觀念,只代表左、右兩方的意義而已。

公司的權益可以剖分為二,左邊是公司賴以營運的資產,右邊是負債及業主(股東)權益。公司左邊敘述的是公司可以使用的資產有多少,右邊主要描述左邊的資產如何得到。

那麼,就可以得到一個簡單的結論:公司的營運資產若不是自行出資,就是用借貸而來。然而,自行出資的部分就是股東權益,而借貸的部分就是負債,所以資產一定等於負債加上股東權益。

製作分錄的基本要訣是,若該項交易使得資產(左邊)增加,就必須記在借方,相反的若是資產減少,就記在貸方。假若該項交易使得負債或股東權益(右邊)增加,就必須記貸方,反之就記借方。

接下來介紹一家租車公司的會計作業,隨著公司的成立及往後的營運,必然對資產、負債及股東權益產生變化,會計作業就是記錄這些權益,然後表達出來,因為投資者想看的是這些權益的變化。

傳統的會計書籍都只用分錄來敘述,但是卻不容易理解,如果可以用圖形高低來 代表權益的變化,那就簡單多了。其實讀者只要知道分錄的原理即可,執行細節就留給會計人員去傷腦筋就好。